是的,2021年都過一半,我還在用WIN7+HDD哈哈哈哈
一直覺得升級Win10很麻煩的我,這幾天終於開竅(?),決定來把電腦升個級
電腦規格
這台電腦是2012年在欣亞購買的組裝機,到今年為止也9歲惹。
規格長這樣:
幾乎每天都會使用,一路陪伴我走過許多遊戲、影音、文書繪圖剪輯軟體等等等,目前為止懶得升級很大一個原因是電腦性能非常OK,系統、程式、上網看影片都很順暢,印象中九年來沒有重灌過。
youtube影片我記得之前可以開2160p的,近來只能開1440p但要手動選 (youtube都會自動幫我選1080播放),再上去2160就跑不太動卡卡的,但我的螢幕才23吋,1440看起來已經超清楚了。之前下載用播放器都可以順看的4K影片檔,最近也會LAG。
開機速度個人覺得不太慢,不過當然是比SSD慢啦哈哈 (沒認真算過,大概2分鐘左右?)。
幾年前玩GTA5的時候材質細節開普通還算順,但破完故事模式後隔了一年多再玩,效能有點降低的感覺,畫面特效應該都沒有開到高,但被警車追的時候會很LAG,開車不太受控很難逃離通緝🤣🤣 / 暗黑破壞神III一直都蠻順的 / 模擬市民3和City Skyline也都蠻順。之後隔了蠻長一段時間沒玩遊戲;近期玩的比較吃效能的(?)遊戲是《進擊的巨人2》體驗普普,有點小LAG但都可以玩,如果被超多巨人群(10隻up)包圍的話會很卡頓。
以我的需求來說電腦基本上算頭好壯壯,實在沒有升級的理由,而且聽說Win10裝在HDD上效能會變很差,所以本來真的不太想冒然升級。
不過最近開NETFLIX首頁偶爾會造成電腦死當/開Spotify常常要等個一分多鐘才能開始播音樂,想說是不是這兩個軟體對WIN7放棄優化!?加上有個想玩玩看的遊戲竟然限制WIN10才能玩。然後最近接連被推播了好幾個DIY將電腦升級SSD的影片,默默地燃起我的3C研究魂(?) 雖然是電腦小白,但我對於研究這類事物還蠻有興趣的啦哈哈😂
-其他Clone軟體
-加裝SSD操作順序
-準備
-Clonezilla 再生龍使用紀錄
WIN7升級WIN10 (2021)
-改SATA模式-IDE改AHCI(不用重灌)
-後記(買美光SSD其實直接用送的軟體clone就好XD)
-後後記-舊HDD後續(部分格式化、磁區延伸、重建)
--後後後記:
想玩《Code Vein》又玩不動,買二手CPU來升級 (i5-3470 → i7-3770)
使用習慣
個人使用電腦習慣:
1. 有裝卡巴防毒
2. C槽只有Windows
3. 硬碟分成5個槽(但就是古早以來的習慣XD 後來發現這樣分,每個槽都太小了):
C槽 /系統、D槽 /照片文件音樂、
E槽 /D槽放不下的照片、F槽 /影片
G槽 /程式與遊戲
想裝SSD是因為原始的1TB HDD快被我的各式影片與照片還有遊戲塞滿,容量不太夠了
磁碟克隆工具程式
開始查資料研究要怎麼加裝SSD、升級WIN10之後,發現原來有「直接將系統CLONE到新的硬碟」這種做法,如此一來可以省下重灌之後一堆軟體也要重新安裝、重新設定的麻煩了!!
(當然,直接重灌來個乾淨安裝也是個慢慢來比較快(?)的方法,但我當時就是不想重灌哈哈哈)
(一些軟體即使不是安裝在C槽,但有些資料設定檔什麼的好像還是會放在C槽裡,在我十年以上之前的模糊印象中,就算只重灌C槽,有些在別的磁碟槽的程式,在重灌之後還是會失效,要重新安裝...
顯卡驅動也要重裝←以前的我覺得這個最麻煩XD)
原本只打算將Windows和程式轉移到新的SSD裡面,舊的HDD繼續存放文件資料與照片,這樣只要克隆系統槽與程式槽就好。但我是個電腦小白,怕過程中誤刪不該刪的東西,所以決定整顆HDD都無腦克隆過去(也等於整台電腦都備份了),確認資料都OK之後再與原本的HDD雙重確認、把SSD上不需要的東西刪除。
這決定真是做得太對,因為我後續真的有手殘刪錯磁區,還好有雙重備份所以照片們沒有因此和我say goodbye。
下面這兩個影片都是介紹如何幫電腦換裝SSD,並分別介紹了兩種不同的clone軟體,非常有用!! 我在自己實作之前看了很多次👍👍 可惜的是影片中用到的CLONE軟體,現在(2021-6月)都已經要付費才能使用囉。不過若懶得花費太多腦筋,直接花錢解決也不失是個好辦法啦。
【Huan】 拯救妹妹的筆電! 筆電升級SSD以及系統轉移的教學分享
使用軟體《Todo Backup Todo Backup》,需要購買完整版才能使用此軟體轉移作業系統,,價格USD 29.95
【HENG】無痛快速升級系統碟不重灌! SSD更換和系統轉移方法教學分享!
使用軟體《AOMEI Backupper》,需要購買完整版才能使用此軟體轉移作業系統,價格USD 49.95
本來我也想直接花錢解決,後來在上面影片的留言欄裡,發現一個由國家網路計算中心開發的免費開源軟體《Clonezilla 再生龍》,也可以達成磁碟克隆!!
後記: 那時完全不知道許多廠牌的硬碟都會搭贈可以clone舊硬碟的工具程式...
(需自行去下載)
像我購買的美光MX500就可以上美光官網下載《Acronis》來使用
幾個月後我幫別台電腦升級時就用它來clone WIN10系統,真的超簡單方便啊啊啊哈哈哈
美光官網克隆軟體說明連結
順序
以下是電腦小白我實際操作時的步驟順序:
1. 把新買的SSD (美光 MX500 1TB) 裝到電腦裡,我是插SATA3 (6GB)的接孔
2. 開機進磁碟管理確認電腦有抓到SSD
3. 製作再生龍(Clonezilla)開機USB,並用它把舊硬碟的資料複製到新SSD
4. 轉移成功後關機,把HDD的線拔開再開機。確認用SSD能成功開機
5. 確認資料都OK後,製作WIN10 USB、升級WIN10
6. 進BIOS與安全模式設定AHCI模式
// 升級成功+正常使用幾天確認都沒問題之後,再來處理舊的HDD
1. 關機狀態下,把SSD拔掉、接回舊的HDD(此舉是避免錯刪SSD的資料)
2. 用WIN10安裝USB開機,使用安裝WIN10之前的格式化功能,將HDD裡面不需要的磁碟槽格式化+刪除
3. 關閉電腦,接回SSD,並確認BIOS的開機順序正確
4. 開機,進磁碟管理重新將HDD連線、設定並啟用閒置磁區
準備
一顆與舊硬碟容量一樣的SSD
SATA線 - 購買SSD不會附線。我是買普通50元/條的線,沒標註SATA2or3 (下標後才發現好像線材等級有差?! 然後裝完更發現當初買電腦時的百寶盒(廠商組裝完電腦後,把所有零件說明書、保固卡與未用到的附贈零件和光碟全併在主機板包裝盒中,俗稱百寶盒)裡面還有兩條SATA哈哈哈)
3.5轉2.5硬碟架 - 機殼只有3.5吋硬碟的位子所以要轉接架(但後來沒有用,SSD就隨便掛XD)
一個格式化好的USB隨身碟(至少8G) - 製作Clonezilla開機USB 與 WIN10安裝碟
USB中不可有任何資料,因為製作WIN10安裝碟的時候,程式會自動將USB格式化,原本在裡面的資料會一去不復返!! 其實我是安裝完成後好幾天才知道的,還好我的習慣是做這種開機USB之前,會自己把隨身碟先格式化好XD
《Clonezilla 再生龍》克隆整顆1TB HDD至SSD經驗紀錄
《Clonezilla 再生龍》官網
《Clonezilla 再生龍》是個蠻強大的軟體,主要功能好像是提供IT人員在需要大量佈署多台電腦時使用,詳情可以在官網中了解(其實是我看不懂🤣解釋不能)。
其中有磁碟複製的功能,可以達成我「磁碟+系統複製」的需求。
安裝與操作我是看以下這個影片的教學
【HENG】真無痛快速升級更換系統碟不重灌!再生龍Clonezilla系統拷貝轉移實務教學EP2 | 筆電外接硬碟 | Win10 OK | 學電腦 | GHOST接班人
簡單來講,將《Clonezilla 再生龍》軟體放到USB裡面之後,在開機時進BIOS選擇使用USB開機,即可進入軟體、操作磁碟複製。
不過實際操作時,我遇到了一些問題,以下記錄遇到的問題與解決方法:
1. 開機USB無法開機
我用Sandisk的64GB隨身碟(手邊只有這個)來放Clonezilla,先將USB格式化之後,照著影片的操作下載Clonezilla安裝程式《Tuxboot》,並選擇「amd64」版本的軟體放入USB (檔案大小約30X MB)
然後重新開機後進入BIOS畫面,但是選擇使用USB開機之後一直無法成功從USB啟動,也進不去再生龍的畫面。
教學影片中有說BIOS要調整SATA mode到AHCI,但我的BIOS系統跟PO主不一樣,只有 "類似" 的選項,可是不管怎麼設定,就是無法成功使用USB開機。搞了非~常~久。
(當時不知道SATAmode也不知道AHCI是什麼意思,以為要調到AHCI才能使用再生龍當開機USB來啟動電腦,後來才知道調成AHCI是要讓SSD讀寫速度達到標準;而且爬文之後,有看到案例是在WIN7環境下,從BIOS直接變更SATA mode,然後電腦整台壞去...,所以將系統升級到WIN10後,再去設定即可--文章後面也有設定經驗的紀錄)
(題外話,沒想到我的BIOS竟然是背景很高科技還可以用滑鼠操控的那種!!!而且還是中文的!!! 原本以為這台電腦的BIOS應該是傳統的藍色畫面+只能鍵盤操控🤣🤣🤣(原來在此之前我真的沒進過這台電腦的BIOS哈哈哈))
後來看到網站中,在 "手動安裝開機USB" 的部分有一段說明:
(照理說使用《Tuxboot》製作開機USB的人不用管...)
如果您的 USB 裝置已經存在一個 FAT 格式的分割區(至少 200 MB),請跳到步驟(3).
否則,請 在您的 USB裝置上產生一個 FAT16或 FAT32 格式的分割區(至少 200 MB)
確認了一下,我的USB格式化選項只有NTFS和exFAT,而目前USB預設格式是exFAT。看樣子exFAT不等於FAT🤣🤣🤣 但我沒有FAT可以選擇啊~~~
抱著死馬當活馬醫的心情,我選擇了重新將USB格式化為NTFS格式,然後再用安裝程式把Clonezilla給放進去。
然後就可以了!!!! 重新開機後使用BIOS指定USB開機(此外不用做其他設定),雖然USB不是FAT模式但還是順利進入Clonezilla介面(感動哭)
2. C槽複製到7X%時顯示失敗
開心地設定好資料複製的來源磁碟(舊HDD)與目的磁碟(新SSD)後,開始進行複製程序,沒想到在C槽複製到7X%的時候,顯示了FAILED,而且還不能馬上確認是什麼問題,只能就這樣跳過複製到一半的C槽,繼續進行其他槽的複製作業,等到作業結束後才能到LOG裡面看錯誤紀錄...😭
趁著其他槽複製的時間,用IPAD查了資料,看到這篇:
Clonezilla Failed to Clone Bad Sectors or Disk Size
想說非常有可能是硬碟壞軌,但既然原本的HDD有這些壞軌,系統還是能正常運作,那應該直接跳過就可以吧阿哈哈。所以等到全部複製作業結束後,我重新用USB進入clonezilla介面,因為其他槽都成功複製完成了,這次就設定單獨將分割區: C槽重新複製一次(需要先記好來源與目的磁碟的硬碟代號與 "分割區號碼",以免移錯唷,我是看到錯誤時就順手先把分割區號碼記起來了)
再來就是照著這篇文章中的設定,選擇進階模式、設定"-rescue": 讀取到錯誤時也繼續進行複製作業。這次果然又讀到錯誤,不過因為設定了"-rescue",所以C槽的複製作業就不會因此而中斷,並且程式會顯示出錯誤的磁區位置(如下圖)。
成功完成複製後,先關機並將舊HDD上面的SATA線拔除,再到BIOS中設定用新的SSD開機。確認單獨使用SSD就能成功開機進入桌面,也能避免有重複的系統或是程式資料衝突,造成電腦錯誤。
然後就成功了!!!!超讚讚!!!! 系統、資料、程式、設定之類之類,所有的東西都一模模一樣樣,網頁也不用重新登入哈哈哈哈哈。
接下來要開始將WIN7升級到WIN10
WIN7升級WIN10 - 2021
2021年還是可以免費將WIN7升級到WIN10,我是看這篇文章的教學操作,順利升級成功
【客戶詢問】我的WIN7想升級成WIN10,現在(2021)還可以免費升級嗎? (可以,直接升級,不用重灌)
途中只有遇到警告說有些影片音樂可能升級後就不能看了(WMV檔之類的?)
因為是由WIN7家用版升級,所以直接就是啟用成功的狀態,然後再由控制台的帳戶處登入Microsoft的帳號,就可以將序號綁定,以後重灌不怕沒法啟用。
「我們需要您最後再提供一次目前的windows密碼」
在登入Microsoft帳號時,輸入完帳密後,還會有一個訊息,忘記詳細內容了,但大概是: 要將此帳號設定為這台電腦的管理員,「我們需要您最後再提供一次目前的windows密碼」。
我以為是要再輸入一次Microsoft帳號的密碼以確認身分,但是不管怎樣就是一直顯示密碼錯誤,超崩潰的,後來靈機一動,該不會這「windows密碼」是指開機密碼吧........(但是我沒有設開機密碼),又抱著死馬當活馬醫的心情,在未輸入任何內容(因為沒密碼啊~)的情況下直接按Enter....燈愣,成功 (我已無言)
總之,舊電腦至此,成功更新啦~~~灑花
開機大約變成40秒(之後調整SATA模式為AHCI後,開機變成30秒內);C槽的已使用容量還比升級前少了10G左右,不知道是怎麼回事🤣
後續再來研究HDD要怎麼重置,刪除裡面的系統資料並拿來當新的硬碟
電腦的SATA模式由IDE改為AHCI
電腦弄好後,測試硬碟速度,好像沒有一些youtube教學影片中的那麼快QQ 明明已經插在SATA3插孔了
後來爬文才發現電腦的SATA模式要改成AHCI才能讓SSD發揮正常效能,我的電腦本來是IDE模式,剛開始查到的資料年代都比較久遠,說IDE要改成AHCI需要重灌,還有人改AHCI後電腦整個壞去。
後來看到這篇教學,原來WIN10要更改SATA模式還蠻方便的: Windows 10 免重灌 IDE模式改 AHCI 或 RST 改 AHCI 模式
照著文章敘述,到控制台→復原→選擇進階啟動。重啟後先進BOIS將SATA模式由IDE改變為AHCI,然後按F10儲存變更,重開機後會自動進入進階啟動畫面。
進階啟動畫面中,選擇4 - 安全模式;進入安全模式桌面後,再度重新開機。
安全模式關機前電腦似乎有下載什麼更新設定跑了一會兒、跑到30%左右自動進入正常模式開機程序,進入桌面前又跑了一會,還顯示清理了C槽,不知道這是否就是系統在安裝AHCI驅動,還是與之前克隆時發生的一些複製錯誤有關?!
教學文說最後一次重開機後,就可以去找主機板的AHCI驅動來安裝。我的主機板是p8h77-m pro,在官網上找不到這個卡專用的WIN10-AHCI驅動,所以現在裝置管理員那邊只有WINDOWS內建的AHCI驅動,但測試出來速度的確有變快了,應該是有成功設定?!🙄
調整ACHI模式前後的速度與跑分差異如下圖:
電腦開機時間由40秒 → 30秒內
後記
🌹升級WIN10後,卡巴斯基會跳警告說有些功能可能無法使用? 在GOOGLE搜尋「卡巴斯基 升級win10」後就能找到更新檔案安裝
針對 WINDOWS 10 更新 卡巴斯基實驗室軟體
🌹弄好電腦後一天才發現......原來購買美光的SSD就可以去官網下載專用的克隆軟體《Acronis》,我囧🤣🤣🤣
美光官網克隆軟體說明連結
---21/10/1更新
幫另一台電腦也買了MX500來升級,
這次學聰明直接去美光網頁下載《Acronis》
(購買美光硬碟即可免費使用此軟體clone硬碟,
就我所知一些他牌硬碟也會提供這種便利消費者的工具,可以先查查)
使用起來真的方便又簡單,安裝好、接上硬碟後選擇「工具→複製硬碟」就好
複製時有跳通知要重新開機才能開始clone,按同意後軟體會自動重開機並進入安全模式開始作業
等待快1個小時移轉完成後,關機拔除舊硬碟,成功使用新的MX500開機!!
超簡便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
🌹升級SSD + WIN10目前發現的優點:
- 開機變快,以前回到家按電源鍵開機後,可以換個衣服剛好開完機。現在沒時間換衣服了🤣
- UI介面蠻舒服的
- 用WIN10的Netflix APP雖然使用上不是很方便(調音量不能用上下鍵、滑鼠單擊不能暫停等等) 但開啟好順暢!!!影片畫質變好!!!開心 (原本WIN7開Netflix首頁,有約1/30的機率會造成整台電腦死當)
- spotify的開啟速度也變快了XD
- CSP繪圖軟體,之前畫畫,下筆速度比較快的時候會有一點卡,現在超順暢
6/17更新
-又過了幾天,可能該更新的都更新完了,現在開機變成30秒XD
-可以順看youtube 2160p 4K影片了,但CPU 100%在跑🤣 GPU好像才20%上下
-升級SSD+WIN10前youtube會自動選1080p播放;升級後變成自動選1440p播放
後後記-舊HDD後續處理
SSD升級完,一直懶得去弄舊的HDD,只把SATA線拔掉,電都還接著哈哈 🤣 又過了快兩個禮拜,終於有動力來處理了
我的硬碟配置是這樣: 1TB分成CDEFG槽,系統裝C槽(100G),DEG槽各150G,剩下是F槽。有隱隱約約記得這樣的空間配置好像是我自己割的,但為何要這樣割我已經忘記了哈哈哈
一槽150G其實有點太小,導致我的照片要分兩個槽存放(D、E)
DE槽中裝有好幾年份的照片和一些文件資料;
F槽裝了各式各樣追星時期抓的影片但都很久沒看了,剛好趁這次清除一堆早就不看的影片;
作業系統以外的軟體都安裝在G槽;
加裝SSD後,決定把系統槽C、程式槽G保留在SSD;D、E槽中的照片文件之類放在HDD
想好了之後就打算格式化舊HDD上的C、G槽。
HDD的C槽是作業系統槽,關於舊的系統槽到底能不能用Windows控制台裡的「磁碟管理」格式化,在網路上爬了不少文,有的人說可以有的人說不行;還有人說兩個磁碟都有作業系統,一起接著會連開機都有問題。
大部分人建議去下載第三方程式,使用程式去操作就好。
但我不太想再去下載第三方程式,而且我外行人的腦子實在想不透同一台電腦同時接著兩個硬碟,裡面都有windows和程式的安裝紀錄,要怎樣才不會衝突到XD
所以決定用最簡單的方法: 直接用WIN10安裝程式內建的磁碟分割功能來解決好了😂 網路上也有人說這種方法可行。
以下記錄我的做法:
-關機狀態下,把SSD拔掉,接回舊的HDD
(拔掉SSD主要是避免手殘刪錯)
-電腦插上WIN10安裝USB,開機並進BIOS選擇USB開機
-進入WIN10安裝程式、進入磁碟分割畫面
-把C槽和系統保留槽(100M之類的)與G槽格式化並刪除磁區
-想刪除G槽時,我刪錯了哈哈哈,刪成E槽
在分割磁區的畫面中,只會顯示「磁碟分割區 XX(數字)」這樣的名稱,照理說G槽的分割區編號應該要比E槽後面才對,但實際上卻不是,系統把150G的槽排在一起(DEG,但分割區排列順序卻是D→G→E),F槽放最後,可能是我當初設定時就沒弄好吧XD
想說G槽應該是150G中排最後的那個吧~~~就刪錯了XDDD 雖然也會顯示分割區大小與剩餘可用空間,但我的G槽和E槽一樣大都是150G,而剩餘空間和我事先記好的不太一樣,(G槽在"我的電腦"中看起來剩27G,在安裝程式的分割硬碟畫面裡看起來剩28G) 雖然E槽的剩餘空間也和G槽不一樣啦...但我就是刪錯惹...😇😇 還好SSD上有完整的資料,再摳過去就好...
-刪除好後,不進入WIN10安裝,直接結束
我是直接按安裝視窗旁邊的叉叉,會跳警告說現在結束,電腦將重新開機。因為感覺電腦通電狀態下應該不能直接重接SSD,所以打算先關機,但完全找不到關機選項耶😂😂😂 重新開機後,就算進入BIOS也找不到關機選項,我只好離開BIOS,在再度重開機的瞬間按電源鍵關機(不知道這樣是不是會很傷電腦...哭)
-接回SSD並開機,保險起見先進BIOS看看。也還好有確認,因為開機順序竟然是舊的HDD排第一,只好手動再把SSD調成最優先順序
-順利進入系統,但「本機」中沒有顯示舊HDD上的磁碟槽
-本機上按右鍵→進入磁碟管理,發現有抓到HDD但顯示「磁碟因與另一個連線磁碟發生簽章衝突而離線」
快速爬文,原來是因為SSD和HDD clone的關係,所以磁區的編碼重複了
-直接在HDD上按右鍵,選擇「連線」就解決了😂😂
-重新啟用剛剛格式化並刪除的磁區
剛剛刪除C槽和E槽(想刪G槽刪錯,但這邊E槽又是夾在D和G中間了),兩個地方不是相連的磁區所以無法直接合併,在磁碟管理中原C槽的部分顯示是主要磁區;其他槽顯示為邏輯磁區且有綠框框把剩餘槽框在一起(這邊不是很懂,但我選擇忽視XDD)。
所以我把原C槽100G直接建立簡單磁區;原D槽選擇延伸磁區,和格式化的原E槽合併到一起(150G+150G=300G)
-從SSD上把HDD誤格式化掉的E槽照片再copy回去
本來照片分存在D槽E槽,讓我覺得很困擾,這樣剛好把照片槽合併了讚讚哈哈。另外SATA槽互傳檔案真是快~讚讚2